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犯在死缓期间或两年期满后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因事实认定问题需要重新审理和劳改犯犯新罪处理程序问题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4:07:36  浏览:892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犯在死缓期间或两年期满后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因事实认定问题需要重新审理和劳改犯犯新罪处理程序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犯在死缓期间或两年期满后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因事实认定问题需要重新审理和劳改犯犯新罪处理程序问题的批复

1956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56年5月26日法办字第127号请示收悉。请示的两个问题答复如下:
一、本院1956年4月18日研字第3522号批复第3项所提“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在犯人缓刑期间或缓刑期满后,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有出入需要重新审理的,可由主管劳动改造机关报请主管人民公安机关审核后,依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这项批复,是指劳动改造机关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有出入需要重新审理的案件而言。至于来文所提人民法院在改判过程中或从人民群众申诉中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有出入需要重新审理的,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二条第一、二款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二、在劳动改造中的犯人另犯新罪的案件,可按照本院1956年9月24日(56)法行字第9501号“通报本院贵州工作组,关于平坝县人民法院处理平坝农场劳改犯人所谓加刑案件情况的报告”一文内所提的程序处理。关于人民检察院对这类案件提起公诉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已于今年7月批复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请你院与你省人民检察院联系。

附: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罪犯在死缓两年期满后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因事实认定问题需要重新审理和劳改犯犯新罪的处理程序问题的请示 (56)法办字第127号
最高人民法院:
你院1956年4月17日研字第3522号批复第三项规定:“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在犯人缓刑期间或缓刑期满后,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有出入需要重新审理的,可由主管劳动改造机关报请主管人民公安机关审核后,依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6条的规定,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根据上述规定精神,法院在改判过程中或从人民申诉中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有出入需要重新审理的,可否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如可以移送,我们认为这一部分案件不必再经劳改和公安机关而由法院直接移送,较为简便。经与我省人民检察院联系,他们说尚未接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示,不便照办。
又你院“各地对两个审理程序总结提出的问题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初稿)‘第一问题的’我们的意见:经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系研究后,关于……主管劳动改造机关提出犯人在监管中另犯新罪的案件,均可经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经与我省人民检察院联系,他们认为与劳动改造条例第71条有抵触,曾请示了最高人民检察院迄未见复,因此不能布置照办。
为此特将上述情况上报,请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批示下达,以便执行!
1956年5月26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爱沙尼亚共和国联合声明

中国 爱沙尼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爱沙尼亚共和国联合声明


(签订日期1994年6月13日)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统伦纳特·梅里于一九九四年六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和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统伦纳特·梅里在友好、坦率和求实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和会见,讨论了双边关系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
  双方声明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爱沙尼亚共和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正在顺利发展。双方重申愿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二、双方认为,通过磋商交流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法律等领域内的情况和经验是必要的。

 三、双方将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为对方派驻的使、领馆的活动提供便利。

 四、爱沙尼亚共和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确认不和台湾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尊重爱沙尼亚共和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五、双方认为,协助两国社会团体及商业和文化机构建立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六、为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双方外交部官员将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及国际问题举行政治磋商。

 七、双方愿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范围内加强合作。

 八、双方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并愿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有组织犯罪、走私武器、毒品、文物及艺术品等领域进行合作。

 九、双方指出,各国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利益和传统选择适当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发展道路,这些方面的差异不应妨碍彼此间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

 十、双方确认,本声明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也不涉及双方根据各自同其他国家签订的双边和多边条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           爱沙尼亚共和国代表
     江泽民                伦纳特·梅里
    (签字)                (签字)

                       一九九四年六月十三日于北京

人事部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


人事部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1年5月31日,人事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事(劳动人事)厅(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我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0〕19号)(以下简称辞职规定)下发后,一些部门和地方提出了执行该文件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辞职规定所称辞职,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去所在单位工作,与所在单位脱离关系。
二、辞职的具体程序是:
(一)辞职申请人员填写《辞职申请表》,所在单位根据辞职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进行审核或审批。
(二)辞职人员所在单位将其《辞职申请表》及人事档案转交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的京外事业单位,可转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与辞职人员签定有关协议后,发给辞职人员《辞职证明书》,并将《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的《回执》退给辞职人员原单位。
(三)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辞职规定第五条,但超过三个月单位仍不给办理辞职的,辞职申请人可到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申请办理辞职。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向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调转其人事档案,并发给本人《辞职证明书》
(四)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辞职规定第六条、第七条,如果个人与单位发生争议,经有关部门仲裁后,辞职申请人凭裁定辞职的仲裁文书,到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申请办理辞职。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向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调转其人事档案,并发给本人《辞职证明书》。
三、辞职人员辞职后一年之内,去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三资”企业工作的,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辞职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到私营企业工作或辞职后一年之内找不到接收单位的,不再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负责辞职人员干部身份的审定工作,对保留干部身份的,应将《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存入本人档案。
四、辞职人员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时,由接收单位向保存其人事档案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辞职人员接收函》。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辞职人员接收函》向接收单位出具《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和《工资转移证》,并将辞职人员的人事档案转交接收单位。
五、辞职规定第六条所指“聘用合同”,包括单位与个人签定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服务期的书面协议。
六、辞职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边远地区”是指《劳动人事部关于边远地区范围的通知》(劳人科局〔1983〕064号)中所划定的地区。
第(三)款“特殊行业、特殊工种”如何确定,由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人事部审批。
第(六)款“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制定的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七、在处理流动争议时,当地尚未成立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可由辞职申请人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主管部门协调不了的,由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调解或仲裁。
八、辞职规定第九条“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规定”是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1号)。
九、辞职人员居住原单位住房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当地政府没有规定的,可按单位与辞职人员签定的协议办理;未签协议的,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辞职规定第十二条,也适用于单位出资引进的人员。
十一、《辞职申请表》、《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辞职证明书》、《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辞职人员接收函》、《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工资转移证》的式样附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制。
十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是否参照执行辞职规定和本通知。
附件:
1.辞职申请表
2.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
3.辞职证明书
4.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
5.辞职人员接收函
6.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
7.工资转移证
附件一:
辞 职 申 请 表
--------------------------------------------------------------------------------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
| 单位及 | | | | |
| 隶属关系 | |工| 基础工资 | |
|------------|----------------------------------| |------------|--------|
| 民 族 | |参加工作年月| |资| 职务工资 | |
|------------|----------|------------|--------| |------------|--------|
|职务(职称)| | 文化程度 | |情| 工龄津贴 | |
|------------|----------|------------|--------| |------------|--------|
| 外语水平 | | 专 业 | |况| 其 它 | |
|------------|----------|------------|--------| |------------|--------|
| 政治面貌 | | 婚 否 | | | 合 计 | |
|------------|--------------------------------------------------------------|
| 家庭住址 | |
|------------|--------------------------------------------------------------|
| 本 | |
| 人 | |
| 简 | |
| 历 | |
|------------|--------------------------------------------------------------|
| 辞及 | |
| 职去 | |
| 原向 | |
| 因 | 辞职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流 | |
| 单动 | |
| 位机 | |
| 或构 | |
| 人意 | |
| 才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 填 |1.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
| | 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五条,单位在“单位或人才流动 |
| | 机构意见”栏内填写辞职申请人的情况是否属实。 |
| 写 |2.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
| | 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七条,单位在“单位或 |
| | 人才流动机构意见”栏内填写是否批准其辞职。 |
| 说 |3.辞职申请人的情况符合《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 |
| | 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
| | 第二条第(三)、(四)款,人才流动机构在“单位或人才流动机|
| 明 | 构意见”栏内,填写审核意见。 |
--------------------------------------------------------------------------------
备注:本表一式四份,1.单位留存;2.报送上级主管部门;3.报送人才流动机
构;4.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二: 第 号
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存根
------------------------------------------------------------
| 已将---------------------------------------- |
| |
|----------------------同志的档案材料共---------------- |
| |
|册转往---------------------- |
| 发出机关(盖章) |
|签发人: 19 年 月 日 |
------------------------------------------------------------
····················
第 号
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
------------------------------------------------------------
|--------------: |
| |
| 兹将--------------------等 同志的档案材 |
| |
|料转去,请按档案内所列目录清点查收,并将回执退回。 |
| |
| 发出机关(盖章) |
| 19 年 月 日 |
------------------------------------------------------------
····················
------------------------------------------------------------
| |------------: |
| | |
|回| 你处19 年 月 日转来的第-------- |
| |号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中所开列的--------等 |
| |同志的档案材料共--------册,我处已于19 年 |
| | 月 日收到,经清点无误,现将回执退回,请查 |
| |收。 |
|执| 收件机关(盖章) |
| |收件人: 19 年 月 日 |
------------------------------------------------------------
附件三:
第 号
辞职证明书
----------------------------------------------------------
兹有--------------(单位)--------同志,于----年
----月----日,向该单位申请辞职。根据《全民所有制事业单
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条第--
----款和《关于执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第----条第----
款,经------------(单位或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审核(审
批),该同志从----年----月----日起辞职。
特此证明。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证明书一式三份:1.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留存;2.个
人留存;3.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四:
第 号
辞职人员干部身份证明书
----------------------------------------------------------
兹有--------同志,于----年----月----日辞职,现到--
----------------(单位)工作。根据《关于执行〈全民所有
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中有关
问题的通知》规定,经审定,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
特此证明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注:此证明书一式三份:1.给接收单位;2.人才流动服务
机构留存;3.存入本人档案。
附件五:
第 号
辞职人员接收函存根
----------------------------------------------------------
我单位同意接收--------来工作,现向----------------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接收函。
(单位盖章)
签发人: 年 月 日
····················
第 号
辞职人员接收函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经研究,同意接收------------同志来我单位工作,请出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和《工资转移证》,并将其人事档案转
交我单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六:
第 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存根
--------------(单位)《辞职人员接收函》(--------号)
悉,现出具--------同志的工作介绍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签发人: 年 月 日
····················
第 号
辞职人员工作介绍信
你单位《辞职人员接收函》(------号)悉,现将--------
同志介绍给你单位。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七:
第 号
工资转移证(存根)
--------------------------------------------------------------------
|姓名| | 性别 | |辞职前职称、职务 | |
|----|--------|--------|--------|------------------|--------|
| 工资情况| 基础 | 工龄 | 职务 | | |
|类 别 | 工资 | 工资 | 工资 | 其它 | 合计 |
|--------------|--------|--------|--------|--------|--------|
|辞职前工资情况| | | | | |
|--------------|--------|--------|--------|--------|--------|
|档案工资情况 | | | | | |
|--------------|--------|--------|--------|--------|--------|
| 原工作单位 | | | | | |
|--------------|--------|--------|--------|--------|--------|
| 接收单位 | | | | | |
|----------------------------------------------------------------|
| | |
| | |
| | |
|备 | |
|注 | |
| | |
| | |
| | |
|----------------------------------------------------------------|
|填发单位: 主管: 经办人: |
--------------------------------------------------------------------
年 月 日
第 号
工资转移证
--------------------------------------------------------------------
|姓名| | 性别 | |辞职前职称、职务 | |
|--------------|--------|--------|------------------|--------|
| 工资情况| 基础 | 工龄 | 职务 | | |
|类 别 | 工资 | 工资 | 工资 | 其它 | 合计 |
|--------------|--------|--------|--------|--------|--------|
|辞职前工资情况| | | | | |
|--------------|--------|--------|--------|--------|--------|
|档案工资情况 | | | | | |
|--------------|--------|--------|--------|--------|--------|
| 原工作单位 | | | | | |
|--------------|--------|--------|--------|--------|--------|
| 接收单位 | | | | | |
|----------------------------------------------------------------|
| | |
| | |
| | |
|备 | |
|注 | |
| | |
| | |
| | |
|----------------------------------------------------------------|
|填发单位:(盖章) 主管: 经办人: |
--------------------------------------------------------------------
年 月 日